浩博“红”遇上昌都“红”

在海拔3200米的西藏昌都工作的第30天,让我感受强烈的却不是高原反应,而是昌都的“红”。
如果说用一种颜色来代表昌都,那一定是红色,在昌都你会发现到处充满着红色:红色的大山、红色的土地、红褐色的江水、红色的井盐,还有让人感动的红色革命历史和红色传承人。

01 PART.ONE (2025)(06/21)
昌都的天然红
其红色地理特征自然与其地质和气候密不可分,因地处板块断裂带,岩层活动频繁进而带来了丰富的矿产,同时富含铁等元素,而含铁量高的土壤和岩石在远古高温的气候条件下,铁元素氧化就呈现出红色。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视觉的震撼,是壮美山河与革命精神的交融。


02 PART.TWO (2025)(06/21)
昌都的人文与红色革命
从昌都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到解放广场的“昌都解放纪念碑”再到“烈士陵园”;从西藏解放第一村“江达县岗托村”、到类乌齐的“恩达战役遗址”,一路走来,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昭示着昌都战役的枪声、十八军进藏的足迹、岗托村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些遗迹是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铁证,揭露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残酷,也铭记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为解放百万农奴付出的牺牲与奋斗。它是血火淬炼的精神丰碑。


03 PART.THREE (2025)(06/21)
昌都的红色文艺作品
昌都锅庄舞《毛主席的光辉》、纪录片《昌都1950》、话剧《解放西藏》、《金沙江畔》、长篇小说《雪域红星》、巨幅油画《昌都曙光》向世人诉说着笔墨间的峥嵘岁月、镜头下的历史回响、舞台上的热血信仰、色彩中的革命记忆。

04 PART.FOUR (2025)(06/21)
红色革命的现代传承人
红色革命的现代传承人是一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壮丽史诗。这里有“点亮昌都的健康之光”--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重庆血液中心援藏医生万旭同志;这里有“用脚步丈量横断山脉的每一道褶皱,用汗水浇灌每一根枕木”的川藏铁路工人;这里有坚信“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的真理,让其把人生坐标定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藏的清华大学80后优秀毕业生解文光同志(现任昌都市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组书记)......在西藏,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的援藏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就像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扎根在贫瘠的土壤里,却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作为一名党员律师,应始终不忘入党时的初心,怀揣定能战胜困难的信心,用青春在雪域高原上写下自己的忠心!



张慧明
浩博律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中级职称,河北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邯郸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邯郸市律师协会调解委员会主任,曾发表《论刑事诉讼中的过程证据》、《违法行政执法中公民防卫权探析》等文章。
作者:张慧明
编撰:张慧明

